习惯回路的第一步是提示。第二步就是渴望,为什么我们总是更容易沉迷于刷短视频、吃垃圾食品或打游戏,而非坚持看书、健身或学习呢?这背后往往是因为前者能够提供及时、强烈的吸引力。
这一点源于我们大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。多巴胺常被称为“快乐分子”,其实更像是“期待分子”。研究表明,多巴胺的飙升往往发生在我们期待获得奖励时,而不是获得奖励的瞬间。正是这种对美好结果的期待感,驱动我们采取行动。 现代社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吸引我们,想想那些精心设计的垃圾食品,它们通过绝佳的糖、盐和脂肪比例,以及松脆与绵软的完美结合,刺激我们的最强欲望,让我们欲罢不能。社交媒体上不断跳出的点赞和评论,提供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及时认可,这些超常刺激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过度进食、沉迷网络等习惯。 那么,我们该如何反向利用这一机制,让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益的好习惯也变得更有吸引力呢? 第一个招是诱惑绑定。该方法的核心是将一个你想做的诱惑与需要做的习惯绑定在一起。例如喜欢看电影,但又想学英语,就只看英语电影。再比如,如果你想美食,却需要做试卷,可以规定自己做完一张试卷就吃美食。 第二个招是利用社会规范的力量。我们天生渴望归属感,希望融入集体,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尊重。这种力量强大到,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身边人的行为。我们主要模仿三类人:亲近的人、大多数人和有影响力的人。比如,如果你的好朋友变胖了,你变胖的几率增加57%;与拥有好习惯的人在一起,能够让你更容易养成这些习惯。因此,想养成好习惯,就多与那些已拥有这些习惯的人交往。 通过诱惑绑定为好习惯增加即时乐趣,通过融入合适的圈子获得归属感,从而提升渴望的吸引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