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你习惯的总和。想成功,许多人会说,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就行了。但过度关注目标,可能恰恰是失败的根源。真正应该关注的,实际上是你的习惯。 从小到大,我们都被教育要上最好的大学,真正成功的却是极少数,更多的是失败。最终的结果与设定的目标关系不大,反而与习惯息息相关。 那么,目标与习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简单来说,目标是你想要达到的结果,比如考上清北、赚到100万,或者学会弹一首新曲子;而习惯则是那些能带你到达目标的行为,比如每天早起背单词、吃饭时一定要把饭菜名称的英语拼写一遍等等。 不妨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:如果你完全不在乎目标,而只专注于你的学习习惯,你的英语会考高分吗? 答案是肯定的。真实的胜利并非只是依靠最终的结果,而是日复一日的训练。若想要更好的结果,就少想目标,多关注好的学习习惯。目标并非完全无用,它能为你指明方向,但真正推动你前进的是好的学习习惯。 因为过度关注目标,可能带来以下几个问题:首先,赢家与输家的目标可能完全一样。每个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都想拿金牌,但他们的结果却天差地别。其次,实现目标带来的改变往往只是暂时的。假设你的房间像狗窝一样乱,你设定目标要把它收拾干净,尽管花了一下午把房间收拾得窗明几净,但如果你依然保持随手乱扔的坏习惯,房间会很快再次恢复原样。 第三,目标会限制你的快乐。我们常常认为,等我实现了这个目标,就会快乐。但这会把快乐推迟到一个不确定的节点。目标会制造一种非黑即白的成功观,要么达成目标算成功,要么没达成就是失败,但成功的路并非只有一条。 第四,目标有时与长期进步相悖。目标导向容易使人产生溜溜球效应,很多学生在高考后立刻停止学习,因为他们激励自己的目标已消失。当所有的努力都只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时,一旦达成,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。所以,设定目标是为了赢得这场比赛,而好的行为习惯则是为了能一直参与其中。真正着眼长远的人,思考的是如何持续改进好习惯,而非某一次的成败。 因此,如果你发现成功很难,问题可能不在于缺乏目标,而在于你用来改变的行为习惯。高分的关键在于专注于好的学习习惯,而非单一的目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