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|回复: 0

福格行为模型

[复制链接]

260

主题

2

回帖

932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932
发表于 昨天 20:4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模型基础框架  
福格行为模型(B=MAP)由斯坦福大学BJ Fogg提出,揭示行为发生的三要素:  
• 动机(M):行为欲望强度(如想成为名模)  

• 能力(A):行为执行难度(如走T台技能)  

• 提示(P):行为触发信号(如教练指令"开始")  

二、核心运作机制  
1. 行为边界曲线  
   • 反比例函数图形化呈现:横轴为能力(难→易),纵轴为动机(弱→强)  




   • 关键分区:  

     ◦ P区:高动机+高能力行为(如随手扔垃圾)  

     ◦ A区:低动机+低能力行为(如吃屎)  

     ◦ 纠结区:  

       ✓ 能而不想(上班摸鱼)  
       ✓ 想而不能(减肥失败)  
       ✓ 缺触发条件(未表白)  

2. 行为干预策略  
   方法 操作原理 典型案例
挪移 调整动机/能力坐标位置 苏联士兵通过爱国教育(提动机)+分解冲锋动作(降难度)
引爆 设计强触发条件 会跑的闹铃强制起床/闺蜜每日体重监督
  

三、实战应用场景  
1. 自我管理  
   • 早起困难:叠加多重触发(光照闹钟+咖啡机定时)  

   • 拖延症:将"写报告"拆解为"打开文档+写第一段"  

2. 影响他人  
   • 促进行为:  
  
     动机强化:"普通人也能月入百万"  
     条件设定:"点赞领取实操手册"  
      
   • 抑制行为:  
  
     动机弱化:"这行业99%亏钱"  
     条件消除:"卸载炒股APP"  
      

模型价值  
通过精准调节MAP三要素,可系统性解决"该做没做"(如健身)和"不该做却做"(如吸烟)的行为管理难题,实现个人习惯养成与社会影响的双重目标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育德阳光培训 ( 冀ICP备2022028199号-1 )

GMT+8, 2025-9-14 18:56 , Processed in 0.04835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Mr.Geng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